DB21T 1944-2012 多功能林经营技术规程
ID: |
1873EFE5A0DE469884DECA8D33717024 |
文件大小(MB): |
0.1 |
页数: |
18 |
文件格式: |
doc |
日期: |
2016-12-9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1944-2012,多功能林经营技术规程,2012-01-09 发布 2012-02-09 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目 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森林功能类型划分与评价 4,4.1 森林功能类型划分 4,4.2 多功能林主要功能评价 5,5 多功能林区划与经营 6,5.1 多功能林区划系统 6,5.2 多功能林经营模式 6,5.3 多功能林主要经营目标 7,6 多功能林经营作业设计 8,6.1 外业调查 8,6.2 内业设计 8,7 多功能林经营管理 9,7.1 作业设计与审批 9,7.2 作业检查与验收 9,7.3 经营档案管理 9,附录A(规范性附录)森林功能分类表 10,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鸣放,刘明国,周永斌,陈晓非,谭希斌,雷庆国,殷炜达,宁良智,多功能林经营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提出了森林功能类型划分及评价、多功能林区划与经营、多功能林经营作业设计、多功能林经营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的多功能林经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适用于本文件,LY/T 1607-200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DB21/706-2009 森林经营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林分,起源、林龄、树种组成、密度、蓄积量等林学特征相同或相似,并与周围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地段,3.2,单层林,林内所有林木的树冠高度相差不超过20%,形成1层林冠的林分,3.3,复层林,具有2个或2个以上林层的林分,3.4,纯林,由1个树种、品种,或者是由2个或2个以上树种(组)组成,但其中1个树种(组)蓄积或株数占林分蓄积量或株数占65%以上的林分,3.5,混交林,由2个或2个以上树种组成,其中任1树种在林内所占的比例均不足65%,而且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稳定群体的林分,3.6,同龄林,林分内树木年龄相差不超过1个龄级的林分,3.7,异龄林,林分内树木年龄相差超过1个龄级的林分,3.8,人工复层林,通过人工营造形成的林相为2层或2层上的森林。人工复层林的树种组成和年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树种同龄或异龄混交的,也有相同树种异龄混交的,3.9,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可持续发展中的林业部分,是实现一个或多个明确的经营目标的过程,使得森林经营持续不断地得到所需的林业产品和服务,同时又不造成森林与生俱来的价值和未来生产力不合理的减少,不给自然界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3.10,生物多样性,是在陆地生态学及这些复合生态学之中的生物变异性。表示单位空间或地段内生物物种的多样化程度,3.11,商品林,以生产木材和提供其它林副产品,获得最大经济产出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经济需求为主导功能的森林、林地,3.12,生态公益林,以维护和创造优良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地,3.13,多功能林,森林自身既可以提供可持续木材生产和其它林副产品,又可以发挥高质量生态效益的林分,3.14,多功能林经营,是对一定空间的森林,为了使其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所采取的提高各种功能的经营活动,3.15,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森林对土壤的保护、形成和促进雨、雪等降水向其渗透的功能,3.16,减少二氧化碳功能,森林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功能,3.17,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森林通过为生物物种提供生存与繁衍的场所,从而起到对其保护的功能,3.18,可持续木材生产功能,森林能持续、高效率的生产优良材,并确保林分自身健康生长的功能,3.19,二类调查,即森林经理调查。主要是林场为了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对所辖范围进行的林地、林木资源现状与经营状况的调查,3.20,综合评价,对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地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为每个评价对象赋予评价值,再以此进行择优或排序,3.21,森林经营作业设计,对于即将进行作业施工的小班,在进行森林资源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作业量、技术措施、作业设施以及投资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概算、计划和安排的总称,3.22,标准地,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林内选择的可以代表各种林分因子平均状态的地块,3.23,经营模式,经营者根据自身经营宗旨,为实现既定的价值定位所采取的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3.24,雷达图,能够用定量指标反映定性问题的模型工具,4 森林功能类型划分与评价,4.1 森林功能类型划分,4.1.1 森林功能分类,森林功能根据其性质分类,分为8类36子类(见附表1),4.1.2 森林功能类型划分,森林功能类型按照综合功能大小分为3个类型:优势齐备型、稳定平衡型、弱势缺失型。具体划分方法采用多功能指数,4.1.3 多功能指数,4.1.3.1 多功能值的计算,式中:,S -- 多功能值;,L1 -- 子功能值;,L2 -- 子功能值;,θ -- 由子功能值L1、L2组成的夹角,4.1.3.2 多功能指数……
……